新闻中心
污水处理费我一分钱没少交,今天才知道13处一个都没运行
信阳日报公布市环境攻坚办对于“信阳市现有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调查”的结果显示,信阳市已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00套,其中有32套不能正常运行,处于闲置状态。包括固始县13个、息县6个、淮滨县5个、浉河区4个、潢川县1个、商城县2个、新县1个。消息一出,引发了网友们的集体吐槽。
在围观吐槽群众中,甚至有人表示:“污水处理费我一分钱没少交,今天才知道13处一个都没运行”。(注:固始县已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3套,13套均不能正常运行)
网友们的吐槽让中国农村污水处理领域的严重问题——农村污水处理设施“晒太阳”现象在此得到了关注。一些地方政府耗费了巨大精力,投入了巨大成本建起的一座座污水处理厂在建成后闲置不用,放着“晒太阳”。同时,也反映出了探索农村污水付费机制过程中未能统筹兼顾、多方推进的问题。
近年来,我国一直鼓励建立农村污水处理付费机制,来填补农村污水处理方面的资金空缺。但真正建立起来这个机制还有一定的难度。我国城镇居民的污水处理费一般随自来水费一起缴纳,有系统的征收及利用体系。而在农村地区,虽然部分农村地区也建立起了自来水供应网,形成了污水处理费与自来水费一同征收的机制,但是相当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并没有供应自来水的条件,也无从征收污水处理费,造成了收费难、付费难的问题。
今年七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《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》。提出要创建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。各地方政府为响应《意见》号召,加快了建立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的步伐。与此同时,一些地方开始陆续出现“已付费却不治理”的情况,引起了缴费居民的不满,质疑这是地方政府的“面子工程”。
近年来,农村污水处理设施“晒太阳”的现象并不少见。在今年四月份,国家审计署发布的2018年第2号公告——2017年第四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显示,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闲置情况较为严重,以江苏省为例,江苏省7个县(市、区)在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建成的195个污水处理设施中,有146个闲置,涉及投资金额达10449.77万元。
截至2017年末,我国农村常住人口近5.77亿人,污水排放量大,可以说农村污水处理市场是一块巨大的蛋糕,兴建污水处理设施是一件造福水处理行业和老百姓的好事,但为何该发挥作用的污水处理设施却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,导致“晒太阳”现象频发呢?
究其原因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(不完全列举):
污水量不够,居民实际污水排放量远不足污水处理厂设计的进水标准。琅琊镇党委书记倪永洪在督查中提到:“污水厂进水量不够。琅琊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是0.5万吨/日,但镇区人口只有5000人,也没有什么企业,一天下来只有六七百吨生活污水。污水厂一运行就意味着亏损。”
管网建设不完善导致污水厂收集不到污水。部分农村地区的污水管网只建造了主管网,还未来得及完成整个系统的建造;管网末端未延伸至农户家中,农户制造的污水无法被收集;部分管网建设位置较为敏感,难以解决。
政府资金不足以支付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成本。涟水县黄营乡乡长吉爱国曾在接受采访时承认,“污水厂闲置主要原因是还不具备运行条件。首先,污水管网只建成主管,支线管网需要乡镇筹措资金建设,而乡镇财力不足;其次,该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不菲,每天运行电费就要2000多元。”
污水处理厂“晒太阳”的现象涉及管网、资金、城市规划等问题,牵连广泛,要想在短期内解决问题,则面临着极大的挑战。